一套。只不过黎智英那厮更狠,市面上报纸均价5块钱一张,他直接将《苹果日报》定价2元还送一个苹果,招来无数报界同行的嫉恨。
《苹果日报》的一系列改革,直接使得香港原有的报界秩序崩溃,死守老路不改革的报纸一家家倒闭,包括办报历史悠久的《华侨日报》、《快报》、《香港联合报》等报纸,都在《苹果日报》攻势下先后结业。
而生存下来的香港报纸,甚至包括《明报》、《大公报》等报纸在内,或多或少都模仿了《苹果日报》的改革以适应竞争,香港业界将这种变化和改革统称为“苹果化”。
《天天日报》虽然没有如同另一时空《苹果日报》那般降低售价,但仍然无比地强势,其他报纸或多或少都感到自己的销量在降低,因为读者被《天天日报》抢走了!
直到此时,香港其他报社的人还在按兵不动,他们期待着《天天日报》承受不了亏损而自己完蛋!
没错,《天天日报》虽然销量惊人,但高额的成本以及取消头版广告的行为,使得它一直处于亏损状态。
不过,何超琼很快就有新动作了,所有想在《天天日报》打广告的商家,都收到了广告费涨价的通知——《天天日报》增加的成本,最后还是转嫁到了广告客户的身上。
一家报纸销量剧增,广告费增长是肯定的。其实在《天天日报》销量超过16万份以后,其广告收入就足以收回成本了,但随后《天天日报》的广告费还在涨价。
没办法,想要实现报纸的高额盈利,广告费就必须猛涨价!
超过八成的广告客户对此强烈抗议,近半的客户直接取消广告单子,以此要挟《天天日报》的广告费降回原价位。
何超琼的回应是:不予理会!
因为现如今《天天日报》的销量都快超过《东方日报》了,根本不愁没有广告客户,每天报社广告部的电话根本就没停过。
最终,广告客商们不得不接受现实,乖乖地把钱掏出来。
半年之内,《东方日报》、《成报》和《星岛日报》先后改版,而《明报》也取消了头版广告并增加彩页。
《天天日报》掀起的改革风潮,一直在香港持续了数年之久。当读者习惯了全份彩印、排版精美的报纸后,那些阅读体验差的传统报纸已经没有了生存土壤,要么跟着改革,要么关门大吉,无一例外。
此时此刻,已经没有人敢再轻视何超琼这个千金小姐了。因为《天天日报》的改革是在她的主持下进行的,所以外界都将改革的全部功劳安在她身上,还被好事者尊称为“新一代的报业女王”。
当然,这些都是后话。
康剑飞现在只想让金庸看到何超琼的能力,然后让何超琼去跟金庸谈收购《明报》的事情,他这个所谓的左派人士自始至终都要置身事外。
而金庸,这时也正拿着《天天日报》在感慨:不能小觑任何人啊,赌王千金好手段,香港报界改革势在必行了。
第801章新法令
在《天天日报》销量剧增的时候,由周星驰和张敏主演的《逃学威龙》开始上映,其票房增速比之前的《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》更加恐怖,首周票房直接破了1500万。
而远在台湾,《楚门的世界》也已全线落画,累计收获票房4388万新台币,暂列台湾年度票房榜第四位。
就在此时,台湾分公司的虞戡平传来一个消息,台当局颁布新的本土电影保护法令。
新法令主要针对的是在台湾大肆圈钱的好莱坞片,规定内容为:一部美国电影在台湾最多只能引进八个拷贝。也即是说,每部好莱坞片在台湾最多只能在八家电影院上映。
虽然在台湾上映的港片数量很多,但架不住票房榜前几位全是好莱坞大片。成龙的电影在台湾也就卖个3000万台币的票房,但像《终结者2》、《圣战奇兵》这些好莱坞电影,在台湾的票房动辄破亿元。
每年票房榜前三名都是好莱坞大片,光这三部电影,就能从台湾捞走至少2亿新台币的票房,台当局限制好莱坞片上映就很好理解了。
台当局颁布这个法令,明面上是说要保护台湾电影市场免受好莱坞片倾销,但其实更多的是利益使然。此法令一出,大型院商可以垄断好莱坞大片的放映权,而参与港片投资制作的台湾片商们更加高兴,在没了好莱坞片的竞争压力后,他们投资的港片就可以卖更多票房。
康剑飞本来还说提前让派拉蒙在台湾兴建院线,但台当局的新法令出台,直接让他的构想难以实施。
其实此法令对抵制好莱坞片起不了多大作用,院商监守自盗私刻拷贝的事情多了去,监管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别的不说,两年后的《侏罗纪公园》就在台湾卖了2亿多的票房,连成龙《城市猎人》的票房都只相当于它的零头,这还抵制个毛啊!
台湾许多影视法令都无比奇葩,比如此时台湾的武侠剧,当局规定一场架最多打8秒钟——也不知道是哪位大爷一拍脑袋想出来的。
此法令出台后最欢喜的还是香港的电影公司和导演,因为台湾本来就禁映日本片,准许上映少量韩国片,现在又规定了美国片的拷贝数量,那么最后得益最大的就是港片了。
本来就有
《苹果日报》的一系列改革,直接使得香港原有的报界秩序崩溃,死守老路不改革的报纸一家家倒闭,包括办报历史悠久的《华侨日报》、《快报》、《香港联合报》等报纸,都在《苹果日报》攻势下先后结业。
而生存下来的香港报纸,甚至包括《明报》、《大公报》等报纸在内,或多或少都模仿了《苹果日报》的改革以适应竞争,香港业界将这种变化和改革统称为“苹果化”。
《天天日报》虽然没有如同另一时空《苹果日报》那般降低售价,但仍然无比地强势,其他报纸或多或少都感到自己的销量在降低,因为读者被《天天日报》抢走了!
直到此时,香港其他报社的人还在按兵不动,他们期待着《天天日报》承受不了亏损而自己完蛋!
没错,《天天日报》虽然销量惊人,但高额的成本以及取消头版广告的行为,使得它一直处于亏损状态。
不过,何超琼很快就有新动作了,所有想在《天天日报》打广告的商家,都收到了广告费涨价的通知——《天天日报》增加的成本,最后还是转嫁到了广告客户的身上。
一家报纸销量剧增,广告费增长是肯定的。其实在《天天日报》销量超过16万份以后,其广告收入就足以收回成本了,但随后《天天日报》的广告费还在涨价。
没办法,想要实现报纸的高额盈利,广告费就必须猛涨价!
超过八成的广告客户对此强烈抗议,近半的客户直接取消广告单子,以此要挟《天天日报》的广告费降回原价位。
何超琼的回应是:不予理会!
因为现如今《天天日报》的销量都快超过《东方日报》了,根本不愁没有广告客户,每天报社广告部的电话根本就没停过。
最终,广告客商们不得不接受现实,乖乖地把钱掏出来。
半年之内,《东方日报》、《成报》和《星岛日报》先后改版,而《明报》也取消了头版广告并增加彩页。
《天天日报》掀起的改革风潮,一直在香港持续了数年之久。当读者习惯了全份彩印、排版精美的报纸后,那些阅读体验差的传统报纸已经没有了生存土壤,要么跟着改革,要么关门大吉,无一例外。
此时此刻,已经没有人敢再轻视何超琼这个千金小姐了。因为《天天日报》的改革是在她的主持下进行的,所以外界都将改革的全部功劳安在她身上,还被好事者尊称为“新一代的报业女王”。
当然,这些都是后话。
康剑飞现在只想让金庸看到何超琼的能力,然后让何超琼去跟金庸谈收购《明报》的事情,他这个所谓的左派人士自始至终都要置身事外。
而金庸,这时也正拿着《天天日报》在感慨:不能小觑任何人啊,赌王千金好手段,香港报界改革势在必行了。
第801章新法令
在《天天日报》销量剧增的时候,由周星驰和张敏主演的《逃学威龙》开始上映,其票房增速比之前的《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》更加恐怖,首周票房直接破了1500万。
而远在台湾,《楚门的世界》也已全线落画,累计收获票房4388万新台币,暂列台湾年度票房榜第四位。
就在此时,台湾分公司的虞戡平传来一个消息,台当局颁布新的本土电影保护法令。
新法令主要针对的是在台湾大肆圈钱的好莱坞片,规定内容为:一部美国电影在台湾最多只能引进八个拷贝。也即是说,每部好莱坞片在台湾最多只能在八家电影院上映。
虽然在台湾上映的港片数量很多,但架不住票房榜前几位全是好莱坞大片。成龙的电影在台湾也就卖个3000万台币的票房,但像《终结者2》、《圣战奇兵》这些好莱坞电影,在台湾的票房动辄破亿元。
每年票房榜前三名都是好莱坞大片,光这三部电影,就能从台湾捞走至少2亿新台币的票房,台当局限制好莱坞片上映就很好理解了。
台当局颁布这个法令,明面上是说要保护台湾电影市场免受好莱坞片倾销,但其实更多的是利益使然。此法令一出,大型院商可以垄断好莱坞大片的放映权,而参与港片投资制作的台湾片商们更加高兴,在没了好莱坞片的竞争压力后,他们投资的港片就可以卖更多票房。
康剑飞本来还说提前让派拉蒙在台湾兴建院线,但台当局的新法令出台,直接让他的构想难以实施。
其实此法令对抵制好莱坞片起不了多大作用,院商监守自盗私刻拷贝的事情多了去,监管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别的不说,两年后的《侏罗纪公园》就在台湾卖了2亿多的票房,连成龙《城市猎人》的票房都只相当于它的零头,这还抵制个毛啊!
台湾许多影视法令都无比奇葩,比如此时台湾的武侠剧,当局规定一场架最多打8秒钟——也不知道是哪位大爷一拍脑袋想出来的。
此法令出台后最欢喜的还是香港的电影公司和导演,因为台湾本来就禁映日本片,准许上映少量韩国片,现在又规定了美国片的拷贝数量,那么最后得益最大的就是港片了。
本来就有